【概述】
肌腱周围组织如滑膜鞘、纤维鞘管、肌腱支持带、肌腱组织微循环结构的完整性等,都是保证肌腱滑动、发挥肌腱功能的重要结构。肌腱和腱鞘长时间的过度摩擦,外力挤压,风寒湿邪侵淫等,均可使肌腱和鞘膜出现渗出、肿胀、粘连、增厚、肌腱滑动与鞘膜内壁摩擦系数加大,表现为无菌性炎症病变。若此种创伤或炎症迁延日久,则发生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、粘连、增厚,其增厚可以是正常时的l~2倍。肌腱增粗,鞘管壁缩窄,并可与腱鞘粘连。肌腱可呈梭形膨大,此期的肌腱存在着肌腱炎,而腱鞘膜则存在着腱鞘炎,临床上常通称腱鞘炎。发生在跟腱部位的此种病变,我们常称为跟腱炎或跟腱周围炎。
【病因病理】
老年人关节囊滑膜因沉积磷灰石钙盐或焦磷酸盐而僵硬,滑膜萎缩变薄,基质减少,滑膜液分泌减少,滑膜亦可因钙化或纤维化而失去弹性。毛细血管硬化而使该部位血供减少,从而影响骨与关节的正常活动。连接和支持骨与关节的韧带、关节囊、肌腱、滑膜等也因退行性和炎症性改变而引起活动时疼痛。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肌肉老化,肌细胞水分逐渐减少。脂褐素沉积不断增多,肌纤维也逐渐萎缩变细,肌肉的胶原积聚,肌纤维的伸展性、弹性、兴奋性和传导性皆减弱。老年人体内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,呈负氮平衡,因此肌肉的总重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。肌肉、肌腱萎缩,耗氧量减少,肌力减退,且易疲劳,肌肉动作反应迟钝、笨拙、行动迟缓。老人若每日长途跋涉,穿太紧太硬鞋袜,长期受风寒湿邪侵袭,又受到急性或其他原因的慢性外力损伤,极易形成跟腱周围炎。
【临床表现及诊断】
跟腱区肿胀、疼痛、压痛显著,自觉有摩擦感。炎症波及跟腱腱鞘时,出现绞轧音及咯吱弹响音、踝关节背伸,跖屈时疼痛加重。患者跛行,患侧踝关节功能活动严重障碍。由于部位恒定,病变局限,病灶浅在,诊断较容易。但仍需与跟骨后滑囊炎和跟腱后滑囊炎相鉴别。
【治疗及预防】
1.预防年老体弱者应减少外出、旅游,减少长途跋涉及每日行走的里程。穿合适的鞋袜。避免硬物及鞋帮对跟部的挤压和损伤。宜足部及小腿保暖,避免风寒湿邪侵淫。经常用热水浸泡及洗脚,经常按柔小腿三头肌及搓跟腱部位,使其舒筋通络,活血祛淤。
2.治疗跟腱炎及跟部软组织周围的炎症的治疗,均可采用按摩、针灸、理疗和局部封闭、中医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方法。外敷舒筋痛络、活血祛淤中药。如用当归鸡血藤汤加减外洗,八仙逍遥汤熏洗。应用祛风散寒药物如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荆芥、细辛、桂枝、麻黄、秦艽、狗脊、五加皮、茯苓、杜仲、威灵仙、老鹤草等煮汤服用,药渣热敷。狗皮膏、伤湿止痛膏、麝香壮骨膏等外贴,都有明显。理疗用蜡疗、超短波TDT灯、周林频谱仪等透热疗法。可以减轻组织水肿,消肿祛痛。采用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普鲁卡因2ml,腱鞘内及肌腱封闭,每周一次,3次一疗程,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。治疗期间,患肢应休息并适当抬高,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